首页

冷魅女王视频大全

时间:2025-05-25 11:12:54 作者:“海上战士”还是“海上破坏者”?专家:美菲军演加剧“新冷战”风险 | 国际识局 浏览量:18738

  中新网5月23日电(记者 张奥林)菲律宾媒体19日报道称,美国和菲律宾计划在5月26日至6月6日举行名为“海上战士合作”的年度军演。就在不久前,美菲刚在南海举行了2025年度“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并纠集多个域外国家参与其中。美菲接连拉盟友军演,引发高度关注。

  对此,中国南海研究院世界海军研究中心主任陈相秒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指出,“肩并肩”军演虽然阵仗大,但美菲双方各有盘算,实为面和心不和的互相利用。同时,域外国家的介入还会对本地区以东盟为中心的多边主义安全秩序构成冲击,甚至加剧地区爆发所谓“新冷战”的风险。

  “实战意味浓厚”

  美军有三大意图

  “演习的实战意味非常浓厚。”据陈相秒介绍,美菲双方在“肩并肩”军演中投入了约1.4万人,其中美军大概是9000人,菲律宾方面是5000人。从规模上看,这不仅是美菲规模最大的一次年度军事演习,也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规模最大的演习之一。

  虽然美方将其称为“全面战争测试”,不过陈相秒认为,美菲双方实际上各有盘算。

  首先,美国意图通过军演,以武力来展示威慑力;其次,演习也会给美国带来额外的“外交收入”,也就是说能把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英国这些域外国家,通通“团结”到以美菲为核心的合作框架中来。

  陈相秒特别指出,“肩并肩”军演的地点,一个是在南海东部,这实际上就是冲着南海而来;第二个地区,是靠近台湾地区以及巴士海峡的附近海域。这也意味着,台海议题也是美军演习的目标之一。

  “所以,美军实际上在进行一场有预谋、有组织、有准备的演练,”陈相秒总结道。

  菲律宾“拉虎皮扯大旗”

  菲美面和心不和

  对于菲律宾,陈相秒指出,它实际上是在“拉虎皮扯大旗”,说白了就是想利用美国,为它在南海的单边行动进行支持。

  陈相秒介绍称,菲律宾在南海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单边行动,有时候达到一种肆无忌惮的程度。其背后,实际上就是因为它觉得美国能够提供支持。

  “菲律宾的小马科斯政府试图通过演习这种方式,确认他的‘主要依靠对象’——美国,能否为其提供安全保护的承诺,同时也是借此更好地为菲方跟美国高度绑定在一起的安全战略,做一个合法性说明,”陈相秒分析道。

  不过美国一直没有就此给出明确答案,“所以我觉得(美菲)联合军事演习,是面和心不和”,陈相秒表示。

  域外国家介入南海

  加剧“新冷战”风险

  在“肩并肩”军演中,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英国以及其他一些“观察员国家”,也以多种形式参与其中。

  对此,陈相秒认为,这些域外国家介入南海问题,无疑会加剧南海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同时,这些国家表面上的“支持”,也会助长菲律宾在海上的单边行动。

  陈相秒认为,美国实际上是在利用演习拉拢这些域外国家,形成一个以美菲为核心的小集团,而这个小集团已经极大程度上,对以东盟为中心主导的地区安全架构造成了冲击,并使得该地区的政治安全架构面临碎片化挑战。

  “这就是它的危害所在,这种碎片化挑战,会加剧地区爆发所谓‘新冷战’的风险,值得警惕!”陈相秒指出。(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车队在巴基斯坦遇袭 外交部:已要求巴方严惩凶手

据了解,在江西省老龄工作委员会的统筹协调和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江西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覆盖率不断扩大,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持续提高,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等制度普遍执行,老年人社会参与方式更加多元,新时代“银龄行动”“赣鄱红—老有所为行动”深入开展,全社会孝老敬老、尊老爱老的氛围日益浓厚。

财政部:对197家会计师事务所 509名注册会计师作出行政处罚

先是一声爆炸声。陈一鸣记得,“是非常大的声音,我第一反应是无人机空袭。”随后,“鞭炮声一样”的枪声响起,据他描述,枪声并不连续,而是一枪一枪地打出去。

东西问丨徐克谦:中国哲学对世界共同面对问题的启发

天气转暖,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游人渐多,高峰时一天达3万余人次。这座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的民俗园尤其受到女性游客喜爱,她们来此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当一天朝鲜族“公主”,拍一组漂亮的写真。

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四次会议

发酵是最早的食品加工形式之一。当微生物(细菌和/或酵母菌)对食物成分进行发酵,形成新的食物时,就制备成了发酵食品,如酸奶、奶酪、酸乳酒、康普茶、葡萄酒、啤酒和泡菜。由于发酵,食物变成了酸性的,这就延长了保质期,因为导致食物腐烂的微生物不太可能在这种条件下生长。

徐向前之子:父亲奔向黄埔的目的是中国富强独立

  钟倩说,其实在2002年12月还在江苏南京长江口发现过一条白鲟,他们准备参与报道。“当时危教授也赶去了,但白鲟伤势太重很快就死了。”结果一个月之后的2003年1月,长江上游又发现了一条白鲟。“当时我还想这鱼不是很珍贵吗,怎么这么快又发现了。”钟倩感叹道,谁能料想这就是最后两条被发现的白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